地形,节节抵抗,只要保证大凌河一线安全,就不会伤及大夏根骨。
不过在西面的乾州府,却是属于要夺取的地方,乾州府位于燕国和幽国交界之地,就好像是一个钉子槽在了锦西走廊的燕国和幽地通道的幽国之间,一旦夺取了这里,就等于将一把匕顶在对方的肚皮上,就算不能刺下来,也要让对方有所忌惮;同时乾州道也是辽地数府的西南屏障,一旦乾州道失守,北面的凌河西府,季州府这两个大夏刚刚夺取的地方很可能会快的失守,从而影响到宝州府的防御,从而让大夏彻底的失去大凌河以南的全部州郡,那样的话,损失就太大了,所以乾州府是必须拿下来的。
如今的乾州府虽然被戈入大夏行政区域,不过真正握在大夏手中却只有乾州府北部的宝姿郡,宝姿郡位于乾州府东北部,北连凌河西府,东连季州府,西面是连绵的苍翠山,宝姿虽然地处枢纽要地,但由于乾州府地处偏僻,加上之前这里完全属于辽国疆域,南有石头城,西有翠屏要塞,这里也只是做为军事重镇而存在,人般并不多,除了烽火四年。辽国国力正盛,南出石头城,打下了幽地三郡之地,这条路才算热闹了一点,但随着各地风云变幻。局势不断的变化,这乾州府成了夏。幽,燕三国必争之地。
大夏占据着北部,而昔日大辽将军耶律也先被毒死之后,耶律也先的麾下并没有象预料中的那样土崩瓦解。彻底成为一片散沙,耶律也先麾下大将耶律承台力挽狂澜,挽危急于即倒,整肃军中,牢牢的把持着乾州城,控制着乾州府中部,让南面的燕,幽两国进退不得。
加上当时,大夏北部反攻草原三部。山海关也出兵渡河攻打幽地公孙瓒的后方,才站住脚,还没有稳住局势的公孙瓒只能撤兵,这也让乾州府三分天下,北部被大夏盘踞,中部由辽将耶律承台守着,而南部却在燕国手中,耶律承台夹在燕,夏两国的车间,来回做着太极推手,倒是让他在两国之间平稳的度过了一年。不过随着战端再起,局势又生了变化,给耶律承台的将只有两个选择,投降燕或者投降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