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吴用先生的述说,我恍然大悟:
难怪阮小五能在水里潜伏哪么久,游刃有余,原来不仅仅因为他生长在水边,而且他还是鲤鱼仙女的后代。
我站起向躺在绳上的阮小二拱手道:
“请壮士下来喝杯茶吧。”
“好的。”阮小二翩然落地,如同一片树叶悄然无声。
好个阮小二!
在《水浒传》里,施耐庵先生如此描写阮小二:
眍兜脸两眉竖起,略绰口四面连拳。
胸前一带盖胆黄毛,背上两支横生板肋。
臂膊有千百斤气力。眼睛射几万道寒光。
人称立地太岁,果然混世魔王。
阮小二最擅长的功夫是“翔天术”和“混元掌”。
“翔天术”乃其仙女母亲红菱走时所留绝世轻功。
什么飞檐走壁、踏雪无痕、草上飞蝶等等,比起他的“翔天术”,简直都是小儿科。
若真要选出同为轻功的武林绝学与其比试高低,恐怕也只有耶律燕的“揽月追星”了。
而“混元掌”则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掌法。它发轫于少林《易筋经》,并融合太极卦掌,形成内柔外刚、浑然一体的武林绝学。刚猛能开山劈石,绵柔则源源不断。
在母亲升仙走后,阮小二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艺。师从少林主持悟空大师。
他勤学苦练,又天资聪慧,很快精通了罗汉拳、罗汉棍。
之后他又潜心练习混元掌。
他现在的功夫已入臻境,不论内功还是拳术,均不在江湖六大高手之下。
从地下钻出来的阮小七盘腿坐在地上喝茶。
多年来他已经习惯成自然,从不坐在椅子上吃饭。
我好奇他在晚上睡觉时,是不是也躺在地上或挖个洞钻进去。
阮小七的相貌也甚是奇特。在施耐庵先生的笔下,他是这样一副尊容:
疙疸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
腮边长短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