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年少气盛,武艺大成后,必欲报效国家得卫、霍之功,而如今汉室衰微,现今能抵御外族者唯白马将军公孙伯圭或是投靠袁家。可惜公孙瓒刚愎自用,袁家注重世家,赵云前去其志必不得伸。然后于辗转中得一明主,可惜由于家世,赵云之主必定家底单薄,虽得重用,却只能是亲兵队长而已,而赵云想要建功立业,需等到明主家业大兴,可惜那时赵云已垂垂老矣。”
“先生所言透彻!赵雷佩服!”赵雷问道:“如何才能让二弟可以得偿所愿?”
“不知赵兄看这天下如何?”我问道。
“百姓凄苦,民不聊生啊!”赵雷回答道。
“其实不然,不久天下将有大变!”我说道:“秦末暴政而秦二世而亡,今大汉亦是垂垂老矣,若出圣主明君,则中兴有望,若是……”我看着赵雷含笑不语。
“呵呵!”赵雷苦笑着摇摇头说:“先生,我等本就是百姓,大汉的未来,我等哪有资格去管?”
“若是死忠汉室之人,此生必定坎坷!”我说道。
“先生此言差矣!”赵雷说:“我等身为汉人,怎能不忠于汉室,先生怎可出此,无君无父之言?”
“赵兄无须激动,可曾听过孟子曰:‘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高祖不过沛县一亭长,而秦失其鹿,高祖得之,而赵兄又如何得知天下是否将又出一高祖?”我问道。
“这……”赵雷有点犹豫,毕竟观念上的转变是很难的。我知道应该下狠药了。
“赵兄如何看待太平道?”我问道。
“大贤良师,救民水火,信徒遍布大汉,应该是不错的人吧!”赵雷说道。
“哈哈!”我大笑道:“可曾听闻最近流传起的一句民谚?”
“苍天已死,黄天当道。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赵雷说道:“不知先生可是说的这句?”
“正是这句,太平道甲子年必反!”我说道:“届时,必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机。然朝廷只知剿灭,而使民生更加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