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此行,包爱卿不虚此行啊!”接着,仁宗天子将包大人奏章里的内容讲给满朝文武听,他竟讲的眉飞色舞起来。那满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一来因为一下子搞不清包拯奏章里的那么多玄妙;二来见皇上龙颜大悦,满口赞成;谁还好意思站出来去泼一盆冷水?只好众口一辞,一味奉承。在朝堂上,御封花花寨和赦免张四姐的事都很快定了下来。最后,仁宗还是听了宰相文彦博和富弼的意见,将大学士韩琦留下,要他草拟圣旨和负责具体操办,其他文武官员便鱼贯退朝去了。
有诗为证:
紫宸殿上喜冲冲,金柱阶前祥瑞彤;
花寨英雄封了位,崔家仙子遇宽容。
尊敬的看官,您知大学士韩琦是个什么人呢?首先这大学士是个官职,宋时,设集贤殿大学士,官位相当于副宰相、宰相,主要负责文学著作和举荐或安置卸任官员。因为嘉佑三年六月韩琦被授予集贤殿大学士的官职,所以韩琦就成大学士了。这个韩琦可不是年轻小伙子,他比包大人小九岁,也已经五十岁了。和包大人一样,也是天圣进士出身,生在泉州,后随父亲居住在河南的相州,就被称为相州人了,母亲原是父亲的一个婢女,父亲是知府官,可他三岁时,父母就都去世了,几个哥哥将他养大。历史书上说这韩琦韩大人“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天圣年间,他中了进士,在朝廷做官,也是直言敢谏,甚至说话比那“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的包拯还要冲的多,多亏是旷古仁慈宋仁宗,要换了别的皇帝,他更是吃不开的。韩琦精通军事理论,且在大宋与西夏的冲突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宝贵的带兵与指挥作战的经验,所以,他还是有名的镇守边疆的大元帅。他与那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范仲淹共同驻守甘肃泾川多年,二人于边陲,相互尊重,同心协力,互相声援,且很得民心,西夏一直不敢来犯,被仁宗皇帝和满朝文武夸为“干城也!”意为“大宋的长城”。当时,西部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