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阳打断他:“不要说了,就这样办。”他顿了顿,眼中射出深刻的感情:“我没法子让他们平安地活着回去,起码也要带他们的遗体回去家乡,入土为安。”
苏轼见秦阳眼角泪光闪动,也不再多说。深深地鞠了个躬,马上步去传令。
阵亡的绝大多数是黄州城里募集的兵,兵们都是老乡,彼此之间多半认识,或多或少有着亲戚关系,有些甚至是父子两代、堂兄表兄弟一起来参军。此时幸存来下的兵士们听到秦阳要将阵亡兵士遗体带回黄州的命令,再次失声痛哭起来。
所有人都朝着中军帐方向深深地鞠躬敬礼。
在这个战争纷起、人命贱如草的时代,阵亡兵士多半草草埋葬在郊野,也只有秦阳这样出身贫寒、体会过失去亲人痛苦的统领,才会愿意浪费最珍贵的壮丁兵力。下达这样一道在其他诸侯眼里纯属多此一举的命令。
……
黎明时分,正是一天最黑暗的时候。广陵城依然在春雨里沉睡着。只有极少数为生活奔波的小吃食肆掌柜早早地起身准备着开店的事宜。
城南的南路元帅府里,淮南王的戒严令尚有效力,连一日三餐的食材都是王城派人送来,上至元帅,下至家丁,未得命令不得离开帅府,五百御林军严密监视着帅府的一举一动。
帅府里此时一片寂静,只有大门上两盏红灯笼高高悬挂,诉说着昔日的荣耀。
御林军只监视帅府外的动静,并没在意府内的人员走动。
所以几乎没任何人注意到有一道黑影鬼鬼祟祟从偏院的家将楼中闪了出来,春雨蒙蒙,看不清这人的脸容,只能隐约见到一对极是显眼的扫帚眉。
他脚步极轻,一边小心至极地观察周围的情况,一边悄悄向着后门方向摸去。
眼看他离后门不过数丈距离了,忽然间有个少女叹了口气,缓缓道:“徐凡,天还没亮,你这是要去哪?”
声音清脆动听,如出谷黄莺。赫然是纪霜霜!
徐凡大吃一惊,霍然止步,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