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战对于秦家军,特别是那两万军意义重大,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如此轻易便取得了胜利,已方从出征至今,竟一人阵亡!这是何等骄人的战果,近乎奇迹!
于是从封孝友、韩维、司马子渊三位指挥使至普通兵士,两万四千名秦家军兵士望向秦阳的眼光顿时不一样了,往日他们尊敬秦阳,纯粹是因为他的名气和亲近关心军士,但经此一战,“秦统领乃敌统帅”的形象开始在众人心中生根,敬畏与绝对服从的意识开始占了主导地位。
随着他们对秦阳敬意的直线上升,在每日的早晚实战演练中加勤思苦练,胜者不敢骄傲,败者不愿服输,憋足了劲要在下场演练中夺回场子,全军的士气、素质都迅速提高,封孝友等三名上任的指挥使在指挥、谋略、布局方面也得到迅速成长。
秦家军以战养战,正向着精兵强将的方向悄然转变。
对于秦阳来说,这一战的圆满胜利也有着极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击溃了寿州方面的主力军,重振了各州县淮南军的声势,保住了通向庐州的咽喉要镇。其次是夺得了大批的军需物资,解决了秦家军军需物资短缺的问题——在行军过程中,秦阳曾数次动用军粮,救济一些缺乏赈灾物资、几乎要饿死的百姓们——此次不但粮草、金银、衣被等物资得到大量补充,俘获的近万匹战马几乎可以将整支步兵营武装成骑兵营。
秦家军欢呼着将战利品和战俘回到营寨后,秦阳让公孙策按名建册,登记所有俘虏的出身、姓名,又让欧阳修从中挑选出有意归降的精壮兵士,归入马步弓三营,其余人等好言相劝,发放三日口粮,遣散归乡。
经过仔细挑选,共录用了六千名降卒,马步弓三营各分得两千人。秦家军人数增到三万人,有包拯这个铁面私的监军御史在,那群降卒很就被治得服服贴贴,加上秦家军的清正严明之风已渐成军魂,降卒们归属感大增,数日后已适应并融入秦家军中。
随着马进贼兵的溃败,霍山县之围自解,县令绝处逢生,自是喜出望外,杀猪杀鸡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