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可以请见,劝说皇帝收回成意,如果皇帝坚持,内阁就会在辞职和妥协之间选择一条路,但一般来说,大局不会闹到如此决裂。因为皇帝需要内阁办事,内阁也需要皇帝的信任和支持才能维持枢宰执的身份和执政的法理支持。
如万历年间,皇帝不信任内阁,内阁大学士从申时行之后,和普通的大臣一样见皇帝一面也很困难,这样一来,内阁在皇帝和普通大臣之间的调和工作就难以进行下去,也很难服众了。
著名的万历年间的数次大案,就是内阁威信被侵削,而群臣对皇权的一种反制。
最后,还是皇权妥协,而万历之灰心失望也可想而知,最终在彼此的不信任和对立情绪之,明朝开始走向灭亡。
所以内阁公开封还诏旨的事,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而经过内阁等一套合法手续批下来的诏旨,各科给事封驳回去的事,终明朝近三百年,也是很少出现的政治事件。这种事,等于是挑战皇权和相反,不是特别重大的理由和原因,是绝不会有人敢干的。
这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
“封驳了?”张佳木倒并不是特别的意外,问道:“那么,是什么理由封驳的?”
“京师存粮至关重要,兵制亦不可轻动祖宗成法……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简直不易驳回。学生召开部堂会议,已经把太保改革军制,沙汰老弱的苦衷说了千百回,嘴皮也磨破了,但也经不住人家一心一意的捣乱……”
年富原本是大同巡抚任上被逮至京师的,然后由侍郎到尚书,戮力进取,很有才干的人,性格当然也很坚刚果毅。
试想,不是这种性格,也绝不敢和当时在大同几乎要一手遮天的石彪过不去。
这样一个大臣,居然被弄的筋疲力尽的样子,此时不仅没有什么昂扬干劲,似乎就是连继续做事的兴趣也没有了。
“老先生也不必太沮丧……”
“学生不是沮丧”年富挺直腰板,摇着头道:“再险恶的事,学生也经历过,当时石彪有几次对学生无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