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大家想在一起共事,真的是难了。
凭什么就不能和衷共处呢?
张佳木闲时也很闷,也总在想。人追求权势大底也没有错,但他和李贤崔浩诸辈的争执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文臣试图凌驾于武臣之上,在洪武到永乐,再仁宣,至土木后一变,如果现在不是有石亨和他,还有内官的势力在,究竟如何,自然已经是见分晓了。
只是他现在遇到的是一群操守还过的去的文官,再过几十年,大家就纯粹争的是意气和权势,而不是治国的方针和理念了。
不管如何,我会坚持下去的。
“你打算怎么做?”张佳木心念一动,问孙锡恩。
“我打算,”孙锡恩想了想,便笑答道:“请君入瓮好了。”
“嗯,好法子,做的要缜密一些,不要叫人看出来。我们的人不要掺和在里头,一点形迹也不能露。”
这么一点小事,张佳木却淳淳嘱咐,简直不象他平素的为人。孙锡恩不知道,适才张佳木心中感慨,只觉得力的人才太少,也不愿太摧折文官的士气,如果能早点解决他和几个权臣之间的争斗,使得大明重新走上正轨,然后他把精力用在击破残胡上,那该有多好。
如果大家还是走着老路,将来“华夏”还是要变成“我大清”,就算是张佳木历史不强,学术不深,但好歹也知道,胡风凌虐华夏三百年,催折了多少事物,毁掉了多少次机遇,如果不是汉人自强不息,恐怕已经沉沦不起,再难恢复祖宗之雄风了。
怀着这种想法,他自然对收服陈怀忠的事极为热切,毕竟,这关系到下一步的安排了。
“是的,我一定好好办。”这件事能有张佳木这样吩咐,显然也就是一件紧要的差事,孙锡恩当即便欣然答应下来。
“鼓声响了。”张佳木神情淡然,鼓声一响,他便是肃容而立,脸上也是一无表情。现在他已经位比侯伯,位高权重,而且新留了短须,很难叫人相信他只是个二十左右的青年。身上也是红袍玉带,头戴梁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