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加工区里,工匠们正认真的操作了机床,把一根根大口径无缝钢管细心的加工成炮管,用流水线的方式,组装成一门门大口径火炮。
生产小型火炮的工区更是热火朝天,中小口径的无缝钢管直接上了机床,加工成各种规格的炮管,组装成了一门门轻型火炮!
只要有一门火炮生产出来,各项测试一合格。就直接被各部队派来的军需官用马车拉走!
“真没想到咱的火炮这么抢手!”看到这情况,丁成功就不由得半开玩笑地说道:“主顾都上门儿等着提货了!”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丁先生!”张龙飞有些无奈的笑道:“陆军的这次反击作战,特别是红枫岭的歼灭战,火器营和骑兵营都集中使用火炮,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将领们看在眼里都拼了命的,想尽的办法都要给自己的部队多装备些大炮!刘师傅和工匠们都分成了三班连轴转,却根本就满足不了各部队的需求!更别说还有那些新扩编的部队!”
说着话,张龙飞就指了指刘三顺,对丁成功说道:“这不,就这段时间连轴转的连续生产已经把您上次带来的无缝钢管,特别是大口径的,消耗的差不多了,库存的大口径钢管只够7天之用。这不刘师傅都亲自上手,带着徒弟们重操旧业,开始铸造炮管了!”
“是这样啊。”丁成功听到这话,就不由得暗暗感叹,忠贞营的这些将领,这么快就知道了集中使用火炮,对先进武器的需求更是如此的旺盛!
可是到了不过几十年后的清朝中期,满清的文武百官,面对着西洋人送来的先进火器,却根本就视而不见,那位饱读诗书,在满清辫子戏里头英俊潇洒的福康安,评语只是一句,想来没有多大用处!
即使是两次鸦片战争挨够了打,这些饱读诗书的朝廷重臣还是一句:在人心不在技艺!
饱读诗书的满清朝廷重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见识,竟然还不如这些农民出身的农民军将领,可真是天大的讽刺!
想到这丁成功,马上就打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