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方去世后,李思阳的儿子李唐继任了首领之位。
骆振国、骆振家对父亲的遗言牢记在心。他们两个去过几次洛阳后终于打定了主意。
两人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决定出谷再创骆家辉煌。两人将想法告诉了李唐,得到了李唐的鼎力支持。
两个年青人揣着重振家族的梦想毅然踏上了北去的路。兄弟俩到了洛阳后做起了小买卖。期间,哥俩每隔两三年都结伴要回谷中一趟。当然两人每次回来都要带上各种生活用品。
有一年,哥俩再次回到谷中,李唐和二人促膝夜谈。三个人在一起谈了很多事。谈论起洛阳王府的繁华和凋落、泰平庄的安定、昌兰部落时的纷争,祖辈父辈的身影不断在三人眼前晃动,眨眼间又烟消云散。
说起祖辈,三人同样的心情,热血如沸,恨不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重振辉煌。
李唐从小就听他母亲讲他父亲心怀故国的情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默默种下了一颗种子。对于骆振国兄弟俩的出谷他既赞成又羡慕。他也想效仿二人出去打拼一番,但是他深知自己肩挑重担根本无法离开,这数千人的生活更需要他。所以他鼓励骆家兄弟大展宏图,等时机成熟带谷中人重返洛阳。
骆振国、骆振家兄弟俩在谷中盘桓了一个月后返回了洛阳。他们承载着李唐的期盼投入到梦想之中。
哥哥骆振国依靠在洛阳结交的朋友重拾祖业干起了花卉生意。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大有超越祖辈之势。弟弟从小茶楼起步,逐渐扩大,十年间经营起几家酒楼、茶楼与哥哥相比毫不逊色。二人在洛阳成了家,骆家在洛阳占有了一席之地。二人始终念念不忘泰平谷中的亲人,每隔几年都要带上大量的财物千里迢迢探望亲人。有了他们的资助,泰平谷的生活改善了许多。他二人曾多次劝说谷中人全部迁到洛阳。但有些人已习惯谷中之安定,不愿受入世之纷扰,终未成行。
李唐和骆振国、骆振家商议后将此谷命名为泰平谷,意思是纪念泰平庄。并把族名改为骆昌,就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