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边幅了,大有一派学术宗师的“风范”。
在林子昂心里,那些正真有本事的人必然是成天专心于自己领域的事业狂,尤其是这些大家平时肯定是没有时间来打理自己内务的,可能他们有家庭有子女,不过在他们眼里学术研究才是最重要的,邋里邋遢不懂人情世故是他们的专利。。。。。。(估计是他以前看来太多名人、科学家奇闻轶事才有有此感悟)
很快,随着朱先生的落座其他几个陪衬嘉宾也纷纷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人群也随即停止了骚动,一个个又恢复了平静还真像是来听课的模样。
林子昂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精彩纷呈的说书,而朱先生开口说话时他才恍然大悟。
“曹贼虽然狡诈无比,现在占尽了优势但也终究难逃一败!以诸葛孔明之智,再加上皇叔手下数位万人敌的猛将,何况还有江东文武的支持,我看这次。。。。。。”
台上的朱先生讲得唾沫横飞,口中说辞也如长江大河源源不息,旁边的几位嘉宾也不时的点点头,台下听众却是鸦雀无声各个凝神细听深怕漏掉了一个好词好句。几个带了笔墨的人此时也在忙着,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十分愿意让朱先生一句话讲两次以方便记载。
林子昂从未见过还有这等新鲜事儿,他写的书现在竟然成了一门被人专门研究的学问在讲解,而且像这样的形式他以前连想都没想过,估计是满脑子想着赚钱而忽略了吧?
他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与此有关的事情——红学。
红学主要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即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脂砚斋评以及“佚稿”的研究,这就算是真正的红学了。
据砖家学猪们称:自《红楼梦》诞生的那一天起,红学的研究就开始了。脂批的作者脂砚斋等人可以说是最早的红学家。而到了后来胡适、俞平伯等用现代的考证方法来研究《红楼梦》,把红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因此,人们把五四以前的红学称着“旧红学派”,而把胡适、俞平伯所倡导的红学叫做“新红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