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枉死的几个子女,想到了寿王瑁儿,想到了咸宜公主,想到了逍遥大仙,自己好好守本份?还是?
“陛下,逍遥大仙要我转告你几句话,但臣妾不敢说。”武惠妃诚惶诚恐,怕惹得李隆基不高兴。
“既然是大仙所说,爱妃但说无妨。”李隆基笑道。
武惠妃战战兢兢的说道:“大仙说,二十年后,大唐将会遭遇一场大劫,大劫过后,大唐将会由盛而衰。”
李隆基大惊失色,连忙问道:“此话当真?”
武惠妃点点头。玄宗皇帝颓然坐在椅子上,脸色惨白,怎么会这样?此时不是开元盛世吗?他还想大唐王朝千秋万代呢!
武惠妃凄然道:“盛极而衰,此乃天道使然,三郎不必忧伤。逍遥大仙说,此劫还有解”
李隆基精神一振,连忙询问道:“如何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勤政爱民,此其一;上至太子殿下,下至州府县衙,以德能绩效为标准加强考核,此其二;削弱分化藩镇势力,此其三。”武惠妃侃侃而谈。
其实逍遥大仙并未说这些话,此乃武惠妃自己独撰,意在提醒玄宗皇帝。武惠妃不仅温柔端庄,善解人意,而且有过人的胆识和才干,不输武皇丝毫。但她谨记逍遥大仙的话,从此安分守己。
李隆基听完武惠妃的话,这些道理他都明白,勤政爱民,他还勉强说得过去,藩镇割据势力已经在逐步形成,这倒应该警醒。
“谢谢爱妃!逍遥大仙的话,我自当谨记,努力作一个圣明的好皇帝,教导培养好后代子孙,让大唐盛世千秋万代。”李隆基对宠爱有加的武惠妃严肃的说道。
“陛下如此,乃万民之福,乃大唐之福。陛下圣明!”武惠妃喜道。
李隆基大叹道:“爱妃,你真乃朕的贤助。我当奖赏你!”
“陛下赏臣妾什么宝物?”武惠妃惊喜交集。
“嘿!嘿!嘿!爱妃等一下就知道了。”李隆基伸过双手,抱起爱妃往锦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