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里参选入党积极分子,通过民主选举,范立辙在不记名投票中得到了夸张的票数。范立辙心想,能当上预备党员,这帮弟兄们功不可没呀。
聂道宁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得票也非常高,但他所在的通信班总共就两个入党名额,处长还是把另一个名额分给了连部通讯员。一票否决制在稀缺资源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看到聂道宁情绪有些低落,一向以聂道宁为天的范立辙也高兴不起来,他正踌躇着怎么劝慰聂道宁,聂道宁却朝着他笑了,“唉,这些都不算啥事的,咱们还是有乐子的!”
聂道宁说的乐子,其实就是他唯一的爱好,那就是集邮。聂道宁自小就喜欢集邮,多年积攒下来,收藏的规模和数量也不容小觑。可以说他特意申请到大连警备司令部就是冲着邮票来的。
1953年2月,为了优待军人寄信,邮电部准备发行一套“军人贴用”邮票,邮票共3枚,面值均为旧人民币800元,图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军徽下面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800元”字样。第一枚底纹为橘红色,俗称“黄军邮”;第二枚底纹为紫色,俗称“紫军邮”;第三枚底纹为蓝色,俗称“蓝军邮”。
这套邮票于1953年7月初开始印制,是新中国第一套军用邮票。邮票分批印完,陆续下发到各部队和军事机关,每位官兵每月可得到2枚用于通信。
聂道宁在大连警备司令部通信处工作,就负责驻军的军邮票发放。因此占据了天时地利,让他很是期待和激动。但是还没等他将这套军邮收集完全,就有部队反映,在没有信箱代号的情况下使用军人贴用邮票容易泄密,邮票使用范围和对象也难以控制等。
为此,军队有关部门作出决定,将没有下发的邮票全部销毁!聂道宁虽然不舍,但还是遵从命令参与了邮票销毁工作。
范立辙对于邮票并不在行,但也跟随聂道宁耳濡目染,所以也对邮票开始有了兴趣。听说这套军邮要被销毁,他还在心里可惜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