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就与妇人聊开,三言两语间便将这家情况探听得清楚。
这家姓牛,村人都唤妇人牛大娘,当家的地里干活还未回来,两老有三个儿子,长子、次子娶妻生子后另起了屋分家过,两老带着幼子在这老屋过,三日前才为幼子娶了新媳妇,媳妇是二十里外水洼村的,今天是三朝回门的日子,幼子陪媳妇回岳家去了。
牛大娘一边与久遥说话,一边做饭,因着有客,特意切了块腊肉炒野菌,又将办喜事剩下的一条草鱼宰了清蒸,等到喷香的饭菜摆上桌,牛家大爷扛着锄头回来了,见到家中有客,也是一脸欢笑的热情相待。
一顿饭,宾主尽欢。
饭后,劳作一天的牛大爷去屋后洗刷了便休息去了,而牛大娘则端来了茶,与久遥坐在桌旁闲话家常。
“大娘,你们家这日子过得可真是红火。”久遥环顾着屋中的摆设。
牛家除屋后的猪圈是茅屋外,前边的四间屋子都是瓦房,屋子里的家什物件样样不缺,屋正中挂着一幅菩萨图,这在他们看来甚为简陋的屋子,相对于许多只两间茅屋家徒四壁的百姓来说,已是不愁衣食的小康之家。
“托福,托福。与公子您这等富贵自是不能比的,只是我们小户人家图个温饱就已知足了。”牛大娘虽说不知眼前这易姓公子家底,可活了几十岁的人了,眼光还是有的,只看两人穿戴与谈吐,便知出身不凡。
久遥笑笑,道:“大娘家三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又分别给儿子们起了屋,可见大娘与大爷的能干。”
这话虽是夸赞,却也是大实话,牛大娘听着心里乐滋滋的,道:“如今没了兵祸,又少有天灾,只要不是懒骨头,这日子哪有不好过的。要是换作以前……”大娘想到以前的日子,不由叹了口气,“若是以前,我家三个小子都不知能不能长成,便是长成了,可能也全都给拉去当兵丁了,别说如今这儿孙满堂的日子,只怕是性命都难保,说不定还落个尸骨无存。幸好,幸好,如今天下太平了,我们也可安生过日子了。”她说完也合掌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