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武侠修真 > 大清国武林秘录 > 第三十二章 论道小锣山

第三十二章 论道小锣山(1 / 7)

只见圣阳道长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着一绣有八卦图的白色道袍而更显超尘脱俗。他对众人道:“《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什么是“道”,道可道,非恒道。可心会而不可言述,可神通而不可语表,品其韵味而无穷尽。一个“道”字,它远比“理”、“天”、“心”、“无极”、“太极”等言词更为完美。”浅显地讲,道就是“本”就是“|根”,天地由道而生,万物由道而化,先天地之生而生,后天地之存而存,这就是道。”道“具有不生或无待的特性:万物皆是被生的,而“道”则无所从生,是独立固存的。“道”具有不化或常住的特性:万物皆流,而“道”不变。“道”’具有不偏或不滞的特性。它是周遍一切,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没有偏执。可以与佛家《心经》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相通之处,与易学中之无极、太极有相通之处。道”’具有无形或形而上的特性。

听得这些话语,众人似耳目一新。以前书上深奥的话语令人百思不解,今天却被圣阳道长讲得如此明明白白。

道长接着又道:“什么是德呢,德者得也。我觉得,其实质就是一个人“道行”高低的标准而已。也就是一个人对“道”的体悟程度。“在《道德经》一书中,我觉得有四处精华。自此可领悟全书要义。

其一便是第一章开篇的那两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欲读道德经,须先弄清道、心、欲(人的精神与各种要求)、名(主观意识)、器(有形的物质现象)、德(道在精神方面的体现与标准)等等诸多关系与概念。道是本体,在天地这个层次上来看,万物是万物。而在道这个层次上来看,天地也是物。因为天地是由道生成的,在道的状态下,它是一种混然不分的状态,是没有天地人及世间万物的概念的。有了天地之后才有了人。而人则是有思维有意识的。人们出于自身的生产与生活需要而对天地万物予以认识研究,并且为天地万物等都定了一个“名”,表达了人们

最新小说: 从走阴斗倒开始成为道主 长生修仙:我的天赋有点多 从家族宝树苟成万古世家 万法同源,成就大道 神祇风暴 任职锦衣卫,从掠夺刀法天赋开始 全能疯批大佬杀疯了,全宗火葬场 模拟:我的家境无限提升 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 九曜星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