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从身后望江坡下的一院落里,忽然传来一段琵琶曲《夕阳箫鼓》,那柔婉的旋律,如歌如颂;安宁的情调,缱绻缠$绵。将人间的良辰美景缓缓描绘出来:夕阳西坠,云破月来,人们泛舟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绵延,花树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摇桨有声。
此时明月初升,天空地阔。听着这曲子,上官文卓禁不住念诵起了张若虚的那首传诵千古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那琵琶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两人却仍然流连其中,回味无穷。文卓叹道:“怪不得大师兄以前最喜欢听的曲子就是《夕阳箫鼓》,后来最怕听的曲子还是《夕阳箫鼓》。”
雅晴问道:“你怎知道的?”
文卓回道:“以前大师兄吹箫常吹这曲子,总是一脸的欢喜和陶醉。可后来再也没有听过他吹箫,再也没有听过他吹这首曲子了。没过两年,我吹这曲子的时候,看到他却是一脸哀伤和愁怅。”
两人沉默了片刻,只听得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