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带着两个孩子去找癝生认保的时候,左邻右舍齐来道贺,秀姑忙着招呼,又叫上和满仓一起回城的苏大嫂并探望儿子的丽娘过来帮忙,她还得照料两个孩子,可巧开疆和江逸又因马清闹肚子今儿不上课,亦在家里,淘气非常。
见到几个孩子,前来道贺的人更有话说了,左一句夸赞,又一句夸赞。
在城里住的时间不多,认识并有所来往的人家亦不算多,如此已是热闹得不得了,待回到村里,只怕前来道贺的邻里乡亲更多了吧?秀姑又是无奈又是欢喜。虽然他不觉得通过县试就算放心了,因为通过府试才算是童生,但别人不这么想,十四岁通过县试,简直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便是沾沾仙气儿也好。
“孩子饿了,你们慢聊,我去给他们喂奶。”秀姑道了一声失礼,叫大嫂和丽娘好好款待众人,方抱着小三小四回卧室,又叫上开疆和江逸。
喂过奶后,打开襁褓换上干净的尿戒子,秀姑嘱咐开疆和江逸看着弟弟,遂出卧室。
卧室和堂屋仅有一墙之隔,若是孩子哭了立刻就能听到。
正在这时,听得一阵笑声从外面传来,秀姑一听,就知道是银珠,出了堂屋一看,果然是银珠带着几个丫鬟婆子进来,一边笑,一边说道:“恭喜大哥和嫂子了,嫂子别怪我来得晚,才听说壮壮通过了县试,赶紧过来道贺。”
“怪你作甚?你可是大忙人,成天忙忙碌碌,又是身不由己。”秀姑挽着她手进屋。
屋内众人多是附近相邻,见银珠插金带银,一身绸缎衣裳闪闪发光,身后又有丫鬟婆子捧着东西,便知她来历不俗,忙都问了几句好,向秀姑告辞。
苏大嫂有些不自在,忙与丽娘使了个眼色,一个去厨房做饭,一个去卧室看孩子。
银珠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坐下后笑道:“壮壮十四岁就通过了县试,可见府试院试一定会通过,十四岁的秀才,也只府城里王诚王秀才能与之相提并论了。”
“瞧你说的,哪有这么容易的好事?科举要是有这样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