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举人老爷?他们大青山村出了一位举人老爷?
报喜的衙役小窦尚未走到周家,沿途就有听到他报喜的村民七嘴八舌地询问,周家的祖坟真的冒青烟了?尤其是周氏一族的村民如是想到,顿觉与有荣焉。
小窦问明周家的所在,一边往周家走,一边笑容满面地道:“对,就是举人老爷,三年才能考一次的举人老爷,几十年来,咱们桐城出的第二个举人老爷,上一位举人老爷前年中举,去年参加春闱中了探花郎,在京城做了大官!”
探花郎!
跟在小窦身后一同去周家的一干人等惊呼出声,无不羡慕。
谁知,却有人疑惑道:“不是说乡试三年一次吗?上一位举人老爷前年中举,周秀才,哦,不,是周举人怎么今年就能考试了?这才两年。”周秀才每三年参加一次乡试,算一算今年确实是第三年,可上一位举人是怎么考的?莫非富贵人家有门路年年考试?
“乡试是三年一次啊,今年就是秋闱之年,下一次再参加乡试就得等三年后了。你说探花郎考试的那一年?怨不得你们不知道,虽然说是秋闱,其实是恩科,就是当今圣人老爷登基第一年,特意加的恩科,春闱也是,距离上一次秋闱春试只相隔了一年。”小窦忍不住看了提出疑问的人,是大青山村苏里长的儿子,叫苏大力,怪道比别人多一些见识。
苏大力吃惊道:“还有恩科这种说法?这不是说,只要圣人老爷高兴,年年都能参加什么秋闱春闱了?不用等三年了?”
其他人都和他一样震惊。
小窦哈哈一笑,摆手道:“哪能,圣人老爷也不能年年开恩科。俺在衙门里听说,先帝老爷在位几十年,一共也才开了两次恩科。”
说话间,村里的三个里长都赶了过来,跟着小窦一起去周家,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仿佛考中举人的是自己家人。举人老爷啊,他们村本就因周秀才而傲视群村,如今周秀才中了举人,他们村在县城里都说得上话了。
已有人比小窦先一步告诉了周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