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时,还是长大后,都要把持住自己的本心,即使追逐名利,也要追逐不伤人不害己的名利。”
“娘,什么是不伤人不害己的名利?”
秀姑柔声道:“耕种为生的我们想过丰衣足食的日子,丰衣足食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我们追逐的利益,我们想过得更好,不用挨饿受冻。别人经商做买卖,他们赚取的钱就是他们所追逐的利益。你读书识字考科举,追逐的也是利益,这份名利带来的利益就是可以让我们过得更好,减少赋税,不必服役。这些,就是不伤人不害己的名利。哪怕别人说我们壮壮是为了名利二字而读书,我们壮壮依然可以无愧于心。”
壮壮谨记在心,城里有些人指责说他们上学读书带着功利性,听了娘的话,自己可以不用放在心上。他们读书识字,或是考科举,或是方便找活计,本身就是为了过得更好,确实带着功利性,但却是属于不伤人不害己的功利。
见他明白过来,秀姑十分欣慰,继续道:“我们人生在世上,生活中本身就处处充斥着名利二字,真正不求名利的人很少很少,不能说不存在这种人,但是这种人大多数都是即使无欲无求仍然可以活下去,不用为生计奔波,或者达到了世外高人的境界。可惜,我们是凡夫俗子,自始至终就是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
壮壮点了点头,问道:“那么,娘,我应该做什么样的好人呢?追逐名利依然可以做好人吧?我不想做坏人,我要做娘口中正直的人。”
“好人分很多种,有放弃自己利益而帮助人的好人,甚至别人欺负过自己,自己还不计前嫌地以德报怨,也有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再帮助人的好人,遇到欺负过自己的人则以直报怨。娘希望你做第二种好人,而非第一种。”第一种是烂好人,秀姑愿意做好人,却不愿意做个烂好人,好人是品行善良,有能力行善,而非不自量力。烂好人虽然也是心地善良,但是却有一点像后世说的圣母,被人打了左脸,还要把右脸送上去叫人狂扇,委屈都是自找的。
她愿意做好人的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