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免得叫人看出什么端倪,反倒惹出一身的是非。”
张硕和秀姑齐声应是,父亲没说时,他们就这么想过了。
“壮壮娘,衣裳做不得,我瞧着家里的纸不多了,明儿去书肆买些好的回来,还有笔墨,壮壮练字正需要,你画绣花样子也需要。”老张提醒道。
秀姑笑道:“爹,我知道了,我正有此打算。”
明月姑娘送的砚台犹在,笔却秃了不少,纸墨消耗亦多。
读书,花费之巨大,难以现象。
张硕认真地道:“爹,等壮壮再大两岁,让他学个一技之长,你们觉得学什么好?”
老张和秀姑感到诧异。
秀姑从不干涉老张和张硕对壮壮做出的决定,默然无语。
家里不是有钱了吗?还学什么一技之长?老张百思不得其解,纳闷道:“壮壮不是在老老实实地读书吗?还要学什么一技之长?你说得我竟不明白了,还是你不让他读书了?咱们家没这么多钱的时候都让他上学了,现今有了钱,你却不让他上了?”
老张有些不悦,他盼着孙子们个个都读书,改换张家的门楣呢。
“谁说我不让他上了?爹,您听我说完,我是这么想的,您好好想想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张硕忙阻止父亲发怒,缓缓地道:“我一定会供应儿子们读书识字,但是只供应到他们成家立业,总不能他们成了亲还要靠年迈的父母赚钱供应吧?那不是成了第二个周秀才?倾合家之力供其读书,于国于家无益,还不如跟我杀猪卖肉养家糊口!”
跟秀姑相处日久,他明白了科举的艰难,不求他们一定功成名就,但求他们不做睁眼的瞎子,可以明理知事,一辈子不用过得糊里糊涂。
老张脸上露出一丝沉思,只听张硕接着道:“我不会真的不管他们,等他们成家立业后,赶考的盘缠不够,我们就资助一二,但平时上学读书的纸笔开销得他们自己赚取,同时也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不能让家人反过来养活他。爹,科举难考得很,周秀才考到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