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心中波澜不生,一来她不是原身,她接受了原身的记忆,并未接受原身的感情,二是既已夫妻缘尽,便不该拖泥带水作哀怨之状,怨天尤人从来都不是她的性格,她已再嫁,周惠再娶亦是理所当然。
张硕仔细观察她两天,见她当真不在意,吊在半空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成亲后,他才知道秀姑远比想象中还要知书达理,温柔婉约,是他从来不敢奢求的女子。自己家虽比周家有钱,可周家是读书人家,周惠不仅读过书,而且性情软是软了点,为人倒不错,自己家却是屠户,在世人眼里压根比不上秀才老爷的一根手指头。
秀姑本是细心女子,察觉到他的心思,立时柔声表白心迹。
转眼到了翠姑出嫁的前夕。
苏老三来请老张和张硕去他们家帮忙杀猪。
他们家粮食仅够糊口,没有余粮喂猪,这头近百斤的肥猪是苗云打发人送来的,苏老三一文钱都没花。请老张和张硕杀猪,张硕是他们家的侄女婿,不好开口要工钱,他们这就省了一笔钱,若是直接在张家买杀好了的猪,至少得花两千个大钱。
秀姑哼了一声,“惯会精打细算。”
听她为自己道不平,张硕莞尔一笑,“媳妇,别生气,爹进城卖肉也一样,我留在家里帮他们家杀猪,还能陪你一天。”据说周惠经常在村里游荡,他得小心了。
夫妻二人是苏家的亲戚,杀完猪后,除了留在苏老三家吃饭,不用帮忙做事。
村里办喜事基本放在秋后、寒冬和初春的农闲时节,偏生翠姑出嫁的日子甚急,竟定了四月初六,帮忙料理喜宴的苏家族中男男女女都不太高兴,这一忙活就是两天,两天都能拔完大半亩地的杂草,或者打短工能赚四十文钱了。
更可恨的是苏老三夫妇吝啬,不请厨子办酒席,而是叫族中妇人帮忙做菜。
秀姑抵达苏老三家时,就听到不少妇人暗地里抱怨。
见到秀姑,苏大嫂立刻把她拉到一边,“秀姑,你知道翠姑为啥答应苗家的亲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