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才能吃到两回。
这次,是沾了秀姑的光。
婆媳二人忙碌的时候,秀姑陪老苏头说了一会话,又给苏父削了一个梨,给老苏头点上烟袋,见他们父子说话,自己悄悄地踏出堂屋。
一个两三岁的娃娃小爪子抱着秋梨,摇摇晃晃地跑到跟前,蹭了蹭她的腿,“姑姑,抱!”
秀姑下意识地答应一声,伸手将他抱在怀里。
他高兴地咯咯直笑,不住撒娇。
苏大郎的三个儿子分别叫满仓、粮山、添福,从名字可以看出,满仓意为粮食满仓,粮山意为粮食堆积如山,这些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最大的愿望。这是年纪最小的添福,他因早产体弱,看起来比同龄人小,大家分外疼他,希望苍天有眼,添些福分给他。
“怎么不吃糖葫芦?”秀姑从他兜里拿出麻花喂他。
“酸!”添福小脸皱成一团,嘴里含着麻花,说起话来,口齿不清。
“好,咱们不吃酸的,吃麻花,吃梨子。”秀姑满脸笑意地摸了摸侄儿的小脑袋,转头看到从苏葵家回来的满仓一脸欲言又止,忍不住开口问他有什么事。
“姑姑,我能不能多拿一些好吃的给壮壮?上回壮壮的爹给他买果子,他有给我吃。”
“当然可以。满仓真乖,别人对你大方,你当然不能小气。”
秀姑不愿侄儿学得一身吝啬习气,二话不说,抱着添福跟苏母说了一声,用油纸包了一些麻花、蜜饯和糖糕,同时还拿了一个秋梨,让他送人。等到满仓出门了,秀姑才恍惚记起,满仓口里的壮壮似乎就是张硕的儿子,大名叫张壮。
当小半个时辰后,饭菜都做好了,不见满仓回来,秀姑不放心,说了一声,出门寻找。
“秀姑,找到满仓赶紧回来吃饭。”苏母探身追加了一句。
“晓得了。”
他们家处于村子西边,往西还有几户人家,张家却是住在村东,她没走到村东,就在村中找到了正在和人打架的满仓,身后护着一个鼻青脸肿的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