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之上。因为任何凸出的部分在撞击中都是最先被撞毁的部分。只有类球体的形状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受到撞击的几率。才能最大程度上承受撞击。
而陨石带中这一路段上的陨石居然全都是四四方方的正六面体,各个都没有被撞变形,各个的外形都如此规则,这个就实在太诡异了。
有变化好,有反常更好!如果只是大小、速度、密度增加,而没有这种诡异的形状变化,也许自己对于什么时候到达穿过陨石带还心中没底。但是现在有了这些变化,那就说明。自己离穿过陨石带已经不远了。虽然不能完全肯定这个结论,但至少看到了穿出陨石带的希望。总比之前看不到任何变化希望更大。
有希望,就有动力。集中全部精神力,应付着每秒钟数以万次可能的撞击,似乎也没那么累了。甚至于还能分出一丝精力观察这些巨大的陨石。
精神力全力感应之下,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
第一点,这些陨石无时无刻不在相撞,但每次相撞,居然都是面对面的相撞,绝不会法伤棱角相撞的情形!至少自己观察的这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内,一起这样的情形也没出现过。
第二点,在冒险分出一丝精神力全程跟踪了两颗陨石相撞的过程,自己却是惊人地发现,这两颗陨石虽然是两个面“碰”到了一起,但实际上这两个接触面并没有严格地接“撞”到一起!
感觉两颗陨石更像是两块可变磁极的磁铁。当两颗陨石距离远的时候,双方是处于相反的磁极状态,双方互相吸引。在引力的作用下双方高速互相接近。而当双方的距离接近为零的时候,两颗陨石的磁性瞬间发生了变化,从相反的磁极变成了相同的磁极。同极相斥,于是两颗陨石开始互相排斥,瞬间产生的巨大排斥力直接弹开了两颗陨石。这就是两颗陨石接触但是却谈不上相撞的原因。
这个道理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两颗陨石在接触之时都是面与面的相碰。因为磁铁的同极相吸,总是选择最大面积的接触。
当然了,这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