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浮士德》中的魔鬼墨菲斯托,而不同之处在于墨菲斯托是原始**的象征,因为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浮士德》所处时代崇尚知识和理性指引人类克服低级**的局限;而《小圆》创作背景是科技和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冷漠麻木的机械理性在社会心态中已经过分压制了人性。
在动画中qb是“绝对理性”的象征——排除了一切感情因素,理论和逻辑都很严密,甚至让得知真相的魔法少女们无从辩驳。
然而它却要从人的感情中吸取能量,又是把魔法少女们诱入深渊的魔鬼——理性让人类摆脱了动物的蒙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逐步将人类文明引向深渊,讽刺的是理性推动人类进步也要以感性为动力。少女们的知识和心智不能理解多么复杂的宇宙理论,她们所具备的只有单纯善良的情感。
可见魔法少女与qb之间又包含着感情与绝对理性的较量。
结局唯心的慰藉,和最后小圆脸成神的主题“要是别人说怀有希望是错误的事,不管几次我都一定会否定这句话”都是在批判“对理性的盲目崇拜”。
在戏剧冲突中面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多数观众希望在规则内解决,有的希望吃后悔药靠“如果”来获得安慰。更少数人想到打破规则。
比如华夏古代的小说演义,把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清官、明君和侠客”身上,绝无动摇社会制度根基的念头。
这种对规则无条件服从思维定势是如何形成的?
是一个人成长中无数知识和观念以理性的方式固化在思维中的,一个人的思维越趋于理性,就越远离浪漫,也就越抵触颠覆规则的神棍化演绎——因为潜意识里已经默认了“这种奇迹怎么可能发生”。
多数观众都痛恨qb,可是又不知不觉地遵守着qb的规则和逻辑思考。qb那样拒绝一切感情流露的绝对理性态度在生活中大行其道,“我麻木我自豪,我没感情我骄傲”,将抹煞感情等同于成熟、阅历和智慧,更成为无数人维持自尊的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