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色那么少,契合起来的人又一大把,这时候,人情、人脉,就成为了所谓的资源。
轿车在行驶到一家挂牌为“酥香仙”的店名前停下。
“好,咔。”
随着一声咔,轿车在马路的“酥香仙”吃食店停下。
冯锐一下车,剧组的工作人员就递过去一个暖手宝,握着冰冷的方向盘开了这么一小段路,他的手掌已经跟握着冰块三分钟一样,失去了知觉。
这会儿,剧组的工作人员能够贴心的送上一个暖手袋,这让冯锐在恢复手掌知觉的时候,心中默默有些为这个剧组而感动。
作为京城话剧团的出身,冯锐这些年也在一些剧组里饰演过一些中年智者形象的。
就他亲身体验的观察来看:
其他不少剧组,整个庞大团队的各个职能部门,都是在剧组筹备过程中从京城、长三角联络着拼起来的,这也是圈里的普遍形态,毕竟没有哪个导演在平时不拍戏的时候,还去养着一大帮子人。
但显然,红星厂是一个例外。
这剧组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清一色的有着员工编制,并非临时拼凑,他们胸前挂牌正反两面分别写着:“《电波》剧组”、“红星影视制片厂XX组”。
所以,既可以说这是《电波》剧组,但其实,也可以说是红星剧组。
而这种例外之下,就是这个历经多部电影拍摄却始终在一起共事的剧组,做起事来的配合和细腻程度,要比开拍之前筹备的剧组要生动、人情化许多——就像是这一只适时而来的暖手袋。
除此以外,冯锐他在红星剧组,往往还能看到不少多面手:道具组刚刚一小伙还在搬走轨的,拍摄的时候又变成了灯光师助理。这种情况,在剧组还不是一两例。这导演自己,就是一个多面手。
“好,各演员就位,接下来我们拍摄一段饭菜的情景戏,拍好了咱们就放饭。”
“大声公”里传出的导演声音,打断了冯老师因为一只暖手袋而引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