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一万个修士就有一万种道途,那么前后两任吞天魔体,也是极具差异的。具体体现在各自的性格、喜好以及修炼魔功的过程中吞噬的“种类”。
前任无疑是个正统的人,他喜欢为弱者抱不平,从而去挑战强者。只是没有想到,他付出了那么多,却遭遇了刻骨铭心的背叛,由此开始偏激成狂。
但无论他怎么狂,他的思想还是极为正统的,有两点可以证明:第一,在他“心灰意懒”不知通过怎样的途径自我了结后,遗留下来的魔元,并不存在“异族”的痕迹,即是说,他没有吞噬过异族。当年可是远古时代,妖族尚未统一,百族的后裔血脉数不胜数,任其一都强过海兽,遑论修士。然而他并没有去吞噬异族,来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第二,他将魔功的传承,留在一个远离内陆、很难被发现的小岛上,承载他心血的仅仅是一面普通的石壁,否则也不可能被苏伏一击毁去。这说明他“胜过”莫问之后,减轻了一些“愤世嫉俗”,才选择的自我了结。不然的话,他怎会将魔功留在这个小岛?只消传到真界,就能引起无数的腥风血雨,岂不遂了他报复世人的心愿?
李元佑不同,他是个为了达成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人,这源于蓝山岛的生存环境。蓝山岛无疑是个让人绝望的地狱,和前任自小受到的优良教养和人文熏陶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他吞吃了海兽,把自己变成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心里却没有任何负累。
鉴于此,他的魔元就和前任不同,呈出两种形态。比方说灵气:要是将前任的魔元看做是普通的灵气,那么李元佑的魔元就是剑气。
前者处在力量原始的形态,后者融入了信念和领悟。换成李元佑便是,融入了海兽。他其实已经不属于“人”的范畴,而是海兽的再生体。
他的这一击,看似平凡无奇,却已将幽火,也就是魔元的第二形态压缩到了极致的状态。而幽火,实际上便是“曼陀罗”凝聚到一定程度的具现,好像剑气和剑光的关系,是量变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