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这一点,我们接下来的对话才有意义——现在,我要你回忆一下,你在过去这些年的村居生活中,欺凌过哪些本村、本宗族的亲戚。”
“同族?”李云生的声音大起来,本能的反感跃起,“这不可能,你出去打听一下好了,我李云生名气多好——”
在刘瑕冰冷的目光中,他的声音弱了下来。“同宗同族的,不可能吧……而且我真的再没有欺负咱们同族的,都是一个姓,肯定得互相帮助,背后要被人戳脊梁骨,家里人也不会答应的……”
“长大以后也许不会,但在你的学生年代呢?在你小时候呢?”刘瑕说,“欺凌者永远不会改变,但记忆会被他们粉饰,行为会被正当化,想想看,你在李王不合的大旗下做了多少可怕的事,这样的事,难道你从来也没对同村做过?我对此表示深切的怀疑。”
李云生的对抗意识渐弱,但仍不看刘瑕的脸,他不情愿地陷入深思,表情逐渐发生变化,刘瑕审视着他,她比他更清楚李云生身上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李云生被迫一次又一次地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无知与残酷,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自我认识都是自我欺骗,并回溯生活中的过往细节,找出自己曾犯的罪,这无异于是一次心理上的自我摧毁,李的,云生正在毁掉一部分自我,后患会在未来数年内逐渐显露出来。沮丧、忧郁,自我毁灭倾向……他会非常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但她并无意提供。
“有……也有过……”最终,他勉强承认,“但为什么一定要是同族?同村的不行吗?”
“先说同族。”刘瑕打开电脑,“不必按照时间顺序,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你可以开始回忆了。”
“大概……读小学的时候,五叔去广州打工死了,五婶又找了相好,我们就经常去五婶家捣乱,还管五婶儿子叫王八羔子……五婶后来喝农药了,五婶儿子去外地打工,前几年才回来。”
“不记得什么时候了,一次和王村争水,六堂哥去的路上跌到沟里,没赶上,被我们笑话了好几年,还取了外号,为这事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