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那么你就先去休息吧。”
在对杜安再次感谢了一下后,王瞳就去一旁休息了。
今天还有她的戏呢,虽然会是很久之后了。
作为王瞳这种分量的演员,只要今天还有她的戏,就算是晚上的戏她需要等上一整天,那她也必须在片场等着,不能擅自离开,这就是规矩。群演们那就更不要说了,为了几秒钟的镜头等上一整天那更加是常事。
当然了,这也不是导演们都是变态,而是因为拍摄这东西的进度谁也说不准,本来排好了是要到晚上的,但是如果前面的很顺利提前到你的戏结果你不在现场呢?你又不是重量级的大咖,难不成还打算让整个剧组等你一个人不成?
不过相信她现在在那边等着都会是开心的。
杜安这边和王瞳聊了一会儿后,接下来几个镜头的准备工作也做好了。
“开始!”
阳光灿烂的草地上,一群群的“少男少女”们在操场上走动着,足球场上人最多:这里有临时搭建的舞台,有布置好的气球,现场被装饰成了欢乐的海洋。
学生们都没有穿制服,而是穿着各自的便服,一个个看着很青春靓丽,在草坪上排练的校乐队的统一制服更是新潮,走的是英伦风,看着非常时尚。
事实上剧中此刻的服装和现实并不匹配。
服装组的意见本来是按照现实校园风来走,完美地还原出2000年左右的大学生服饰,但是他们拿出来的那一套方案被杜安否决了——整体深色的便服、军绿色看着都有点像军装的校乐队制服,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没错,杜安承认他们拿出来的那套方案很符合那个时候的校园情况,但是电影并不是纪录片,他要的也不是写实。真实感这东西要,但是很多时候要加上艺术的加工,电影的魅力正在于此——真实感是基础,艺术的加工是外表,这才是杜安要的。
于是服装就变成了现在的风格,时尚新潮,而整个摄影画面的色调风格也是按照杜安要求的明亮风格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