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了自己。
而到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了。
会是他吗?
杜安把碗放到茶几上,筷子横放其上,双眼盯着电视机,一言不发。
他在看电视,苏瑾在看他。
这次他太专心了,没有察觉到,他只看到江之强左手边的屏幕上出现一张脸。
一个长歪了的男人咧着嘴在笑,门牙特别喜感。
“……《手机》,冯晓刚。”
不是自己。
看着冯晓刚那朴实的脸,杜安扯起嘴角,很难看地笑笑,摇了摇头,端起碗,重新吃饭。
失落吗?有是有,没那么严重。
这个结果他已经预料到了:《电锯惊魂》和《风月俏佳人》两部电影都是商业片,其中,《风月俏佳人》纯粹就是个谈恋爱的故事,影评人们都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呢,得不到提名正常;《电锯惊魂》虽然构造巧妙,但这种巧妙流于表面,本质上的立意还是经不起推敲,很薄弱,所以得不到提名也在杜安的预料之中,所以说他失落,却并不是非常失落。
他更多的是觉得荒唐。
在这个圈子里也混了一年了,他对于这些电影奖项多少了解,知道一部电影基本上只有两条路:要么卖钱,要么得奖,这就是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区分了。但是这些人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商业片和文艺片之分呢?为什么非要是那些普通人看不懂、看不下去的东西,他们才愿意给奖呢?
就像冯晓刚,他拍《甲方乙方》,他拍《不见不散》,他嬉笑怒骂,他挥斥方遒,观众喜欢他,但是华表奖就是不愿意搭理他,直到现在,他妥协了。他拍《手机》,这片子观众不爱看,华表奖却很满意,然后一气儿给了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三个重量级提名——冯晓刚于是上岸了,荣誉加身。
杜安对此觉得荒唐,因为这种事让他想到了《水浒传》。
他们这些导演就是自由散乱的梁山好汉,举办各种奖项的那些个学会、那些个专业影评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