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二年十二月一日。
九万铁血军将士从襄阳出发,朝着京城长安的方向而去。
福王李儒沛为大军主帅,铁血军大将军高驰邦为大军副帅,朱温、钱谬、杨行密、卢胜安等铁血军将军,以及崔慎由、刘允章、郑延昌和王审知等人,跟随大军一同前往京城。
崔安潜、郑从谠等人,送到了襄阳城外十里处。
大军的粮草供给等事宜,按照以前的办法操作,由商贾负责运输,铁血军用白银采购,这样大军不用携带过多的粮草,避免耽误行程,当然大军必须准备半个月的粮草,预防出现特殊情况。
九万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两部,前军两万人,由高驰邦直接率领,李儒沛坐镇中军,除开朱温跟随高驰邦在前军协助指挥,其余文官武将全部在中军之中。
出发之时,李儒沛非常的平静,尽管他穿越之后的努力,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能够率领大军剑指京城,能够成为大唐之皇上,能够小说开创一个全盛的大唐,不过这一天真的来临之际,他心如止水,想到的是责任,这对于一个穿越之人来说,怕是有些难以想象的,穿越之前,李儒沛是普通公务员,人到中年了,不上不下不好不坏,没有了任何的激情,按说穿越之后,他应该沉湎于享乐之中,好好的享受生活。
也许在李儒沛的内心之中,还有原来那具躯体流下来的雄心壮志,或者说是长时间的颠沛流离,深切体会到痛苦之中,迸发出来的不屈的斗志。
襄阳城外十里处,著名的长亭。
这里早就成为文人墨客崇拜和关注的地方,不管是什么样的生离死别,都是要来到这里迎接或者是送行。铁血军几次班师回到襄阳,大行台府的官吏都是来到长亭迎接的,铁血军出征,大行台府官吏同样是要送到这里的,官府看重的地方,百姓自然是更加的看重。
长亭其实就是一个亭子,后来被文人墨客称呼为十里长亭,这也是因为李儒沛的一首诗词,其实李儒沛后来几乎没有写过什么诗词了,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