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泽宇出任西川节度使,已经兼任三个月西川节度使的崔安潜,返回襄阳。
西川的情况,没有李儒沛预计的那样复杂,崔安潜在西川的影响力是不小的,加之带过去了大量的官吏,就连郑畋的孙子郑绍余,也被带到了西川,出任了县令。
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崔安潜就让西川安定下来了,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粮草方面的救济,让西川的百姓迅速安定下来,接下来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调整诸多的官吏,特别是刺史和县令,调整了很多,尽管说人才很是紧张,可是崔安潜还是咬牙抽调了不少能力不一般的官员,进入了西川和东川,出任刺史和县令。
接近秋收季节,眼看着粮食就要收割,西川和东川各地迅速稳定下来,只要有粮食吃,只要不会饿死人,百姓很快就能够安稳下来。
所以说,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崔安潜稳定了西川,严复稳住了东川,铁血军一部分的将士也驻扎在了成都和梓州,一面稳定各地的局面,一-顶-点-小-说-面剿匪,铁血军的威名,早就在西川和东川传开了,聚啸山林的土匪哪里敢和铁血军抗衡,纷纷投降,这让西川和东川的局面,更快的稳定下来了。
李儒沛也感觉到不适应了,他关心的是大事情,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根本不愿意操心,更不用说去处理了,可是崔安潜离开之后,的确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处理,李儒沛头都大了,甚至不愿意到大行台府去了。
西川的局势稍微平稳,李儒沛就迫不及待的任命阚泽宇出任西川节度使,让崔安潜回到襄阳来,主持大行台府的事宜。
崔安潜其实也着急,在西川的时候。累的筋疲力尽,也不敢休息,他知道自家这个女婿是做大事情的人,绝不会操劳大行台府诸多的具体事情,几个月的时间过去,肯定是苦不堪言,难以坚持了。
所以在接到李儒沛的钧令之后,崔安潜没有耽误,等到阚泽宇抵达成都,详细做了交接之后。马上离开了成都,回到了襄阳。
看着桌上的大量文书,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