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军,能够基本平定南方,就更不要说骁勇的铁血军了。
郑畋很清楚,高骈永远不要想着回到淮南道了,李儒沛早就做出安排了,也许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铁血军就会大举进攻淮南道了,出现的结果肯定就是铁血军控制淮南道。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不要多长的时间,李儒沛就能够彻底控制整个的南方,力量会空前的壮大,到了那个时候。李儒沛肯定会腾出手来,开始对北方下手了。
如此情况之下,郑畋当然要反对高骈回到淮南道去。
掌控朝政的田令孜反对,朝中第一丞相郑畋也不支持。高骈意识到问题麻烦了。
高骈岂会想不到铁血军,只是他对李儒沛和铁血军一直都没有正确的认识,当初之所以离开淮南道。来到京城出任平章事、礼部尚书,也是因为对李儒沛和铁血军的低估,同时也是充分相信自身的能力。
高骈麾下的十万大军,还是有些战斗力的,这支大军经历了太多的厮杀,特别是在和黄巢的厮杀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放眼整个的南方,尚无人能够抗衡。
可几次的朝会下来,讨论没有任何的结果,甚至没有人提出让他高骈回到南方去平定骚乱,哪怕是暂时不出任淮南节度使,仅仅以朝廷特使的身份去平定骚乱。
高骈不在乎南方的骚乱,他关心的是自己是不是能够回到淮南道去,关心麾下的十万大军,是不是会出现问题,南方骚乱的情报,也是他专门安排人送到京城的,目的就是让朝廷慌乱,让朝廷下旨他再一次出任淮南节度使。
毕师铎根本不能够彻底掌控十万大军,高骈离开扬州的时候,也是做好充足的安排,让秦彦和李罕之分别掌控一部分的军士,限制毕师铎的专权,可这样的安排只能够是权宜之计,军队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否则时间长了,军队的分裂就是必然的,亦或是毕师铎、秦彦和李罕之三人之间出现火拼,胜利的人掌控军队,但不管是什么情况,军队的损失都是惨重的,兵戈相见是绝对的。
要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