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军顺利占领和控制了巴州与蓬州,进攻过程之中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牙外军和外镇兵就是两种选择,要么是望风而逃,要么是整体投降,巴州刺史与蓬州刺史悉数都逃到了梁州,下面的诸多县令,绝大部分也选择了逃走,来不及逃走的也躲起来了,在他们看来,铁血军就是土匪,甚至比黄巢都不如,他们是绝对不会为铁血军卖命的。
因为官吏的缺位,导致一些地方的治安出现了问题,局面颇有些动荡了。
已经是十二月了,马上就要过春节,保证巴州和蓬州两地的稳定,不要出现骚乱的情形,就是摆在李儒沛面前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钱世渠也提出来了建议,首先要稳定州县两级的官府,让老百姓能够安心下来,否则不用官军前来进攻,铁血军恐怕要主动退出来。
李儒沛与钱世渠两人进行了详细的商议,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缺乏治理州县的人才,目前能够委以重任的仅仅是于承惠和谭明晓,治理好州县可不是嘴上说说的事情,必须要有能力足够的人才,可惜李儒沛手里基本没有什么治理地方的人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李儒沛有着不一般的神奇睿智,遇见这等的情况,也是非常为难的,形势不容乐观。
高驰邦、黄彪等人的认识又不一样,他们认为首要的任务还是抵御官军的进攻,铁血军占据了巴州和蓬州,鹿晏弘绝不会善罢甘休的,肯定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故而铁血军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次击败进犯的官军,至于说地方上出现的骚动,派遣少部分的军士过去,狠狠的镇压,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巴州州衙,厢房。
高驰邦、于承惠、谭明晓、钱世渠、黄彪、宋虎和赵来宝等人,已经争论了好一会了,他们的认识不一样,想要统一意见,很是困难。
李儒沛进入厢房的时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了,这样的关键时刻,就是需要李儒沛拍板的时候。
李儒沛的神色很是平静,颇有些风轻云淡的味道了,这样的情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