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可以做出来什么样的决定,只是强调和杜威交谈过了,希望两人能够好好的配合。
钱世渠非常聪明,马上明白了意思,要是依照他以往的习惯,肯定会想方设法辞去军师职务,继续留在梁州,安安稳稳混日子,可惜现实情况不允许,他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同僚巴不得看他的笑话,这个时候不能够退却。
回来之后,钱世渠非常苦恼,他知道自己接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杜威是武将,是主帅,负责做出来最终的决定,他这个军师没有多大的权力,但承担的责任是很大的,若是征伐失败,他与杜威的责任一模一样,没有区别。
权责不一的情况之下,稍微不注意,后果就很凄惨。
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品尝到这等的滋味,钱世渠很不是滋味,尽管说马上就要出征了,可他却想着,自己当初的决定,恐怕完全错误,根本不应该出任这个幕僚。
大军出发之前,钱世渠做了最后一次的努力,他没有去主动拜访杜威,想着看杜威是不是能够主动来征求他的意见,可惜这种等待是徒劳的,一直到大军出发的前一天,依旧没有见到杜威的影子,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钱世渠只能够去主动拜访杜威。
两人之间的寒暄,颇具讽刺意味,马上要征伐,主帅与军师之间,应该是说到如何征伐的事宜,包括整体的部署,大军如何的进攻等等,可惜杜威只字不提这些事情,只是礼节性的要求钱世渠多提出来意见建议,助大军凯旋。
梁州距离武陵县城,只有四百余里地,一万大军最多就是四天时间,就可以抵达,若是抓紧时间行军,甚至两天就可以抵达,抵达武陵县城之时,就是厮杀的开始,这也意味着,主帅和军士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在大军出发之前。
情绪愈发低落的钱世渠,终于还是忍不住了,询问了大军征伐的事宜,想不到杜威几句话就应付过去,说是所有的部署都到位了,到时候若是需要,自然会征询军师的意见。
呆若木鸡的钱世渠,这个时候才明白,他这个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