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且兼顾到所有的学生,全班都能参与进来。
第一组的代表是吕笑笑,她拿到的卡片上写着:“十”。
“笑笑,加油!”第一组的组员们替她鼓劲。
吕笑笑撸了下袖子,干劲十足地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刚开始很顺。
“是、使、时、事、室、市、石……”
一连写了十几个后,开始卡壳。
下面的组员开始着急,纷纷开始在下面给提示。
“虱!”
“始!”
“哎呀,世!”
喊了几声,发现不对。
这些字是不同,可听在吕笑笑耳朵里是一个发音,压根起不到提示的作用。
教室里顿时发出爆笑声。
提示就从单个字变成了词组,接着变成几个组员集体上阵,气氛空前地活跃。
学生们毫无拘束地全身心投入课堂,同时又有条不紊地参与互动。
这是后排听课领导们很久没见过的场面。
通常,公开课都是老师提前排练了遍,甚至精确到哪个问题由哪个学生回答的程度。
对学生来说,毫无期待感可言。
第一轮游戏结束,满黑板的同音字。
迎着学生们盯着黑板的惊讶眼神,叶慎行笑着引导道:
“一个读音,居然对应着这么多字,祖国语言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台下几十颗脑袋都拼命点着,心有戚戚焉。
写的时候没注意,没想到写完居然有这么多!
叶慎行又带领着大家快速将其中写错的字挑了出来,再加深一遍印象。
第二个游戏环节,“天马行空”。
这次每组的代表抽到的是词组。
需要在黑板上写下从这个词组联想到的词汇。
这次叶慎行规定,每组的提示必须轮流来,提示者卡壳的,该组写答案时间就中止。
康伟抢着当代表,小跑到了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