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提拔了一些寒庶。
但总体上来说,这些寒庶子弟,虽然进入了官场,但起点本就不如世家子弟,晋升更是远慢于世家子弟。
这种情况,越到后面,越发严重。
所以早年提拔的寒庶,能像马钧这样,能做到给事中的,都已经算是少见了。
他们不受重视,在很多时候又融不进世家,只能自己抱团取暖。
所以马钧不受重视的这些年里,自然也结识了一些出身与自己相似的人。
这些人里,其中就有郎中傅玄。
傅玄本是出自北地傅家。
祖父乃是凉州胡人中赫赫有名的傅燮。
后来傅燮为国捐躯,再加上凉州胡人作乱,傅玄不得不随自家大人傅干逃难至河内。
傅玄的大人傅干,少年就已经显露才干,最后被曹操征辟,官至扶风太守。
只是傅家祖坟可能位置不太对,傅干还没当几年扶风太守就死了。
傅玄小小年经,就连续经历两次家道中落,可谓是起落起落落落……
傅玄年少时,也算是孤苦贫寒,与马钧有些类似,甚至可能比马钧还要惨一些。
但他终是有傅家这个名头在,先是被举孝廉,后又被举其为秀才,得郎中之职。
傅玄的身份,让他既能被世家接受。
同时他的经历,又让他能放下身段与寒庶子弟交往。
马钧此时所能想到既有能力帮自己,又会帮自己的,唯有傅玄。
再加上马钧是扶风人,傅玄的大人傅干,曾任扶风太守。
有了这一层关系,傅玄自然比较待见马钧。
他得闻马钧拜访,不但亲自接见了马钧,在听闻马钧所求之事后,不禁感叹道:
“如今大魏玄言清谈之风,越发兴盛,士人只崇玄理,不理实务,长此以往,世间安有治民之吏?”
傅玄从小就遵循两汉治学之风,专于经学,对这等清谈风气一直就没有好感。
他本想说先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