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先。所谓的束,就是这一缩。
所以形意拳的缩,并不仅仅是肢体上的熊势一抱,而含有神意气与肢体同束同缩。
在薛颠先生的象形术中,谈到猴桩时,曾经说过,猴桩一束时,百会、膻中、劳宫、涌泉都往一个点聚,这个点在命门与肚脐之间,两肾向前包裹的圆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丹田。
在说文解字中,束字的意思是以绳矩物。也就是用绳子捆东西,有绳子,有东西。所以束,并不仅指外形,谱上解束时说:形紧气聚是为束!所以没有用缩字,而是用一个束字。这里身体为绳,气为物,以绳矩物,也就是用身体捆住气。
脐下丹田是人体内先天与后天交汇之处,这股神意气聚于丹田,就会引动人体内先天之气。所以一般人经常性的意守气沉丹田,就能够破后天,返先天,有利于身体健康。
先天之气,我们称之为元气,后天的神意气与丹田元气相交,慢慢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然后渐渐地有无形无感的气息,到从虚到实的感知。这股元气滋养身体,使人身体在蠕寸之动中,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所有的内家拳,形意、八卦、太极、心意,其实都是这个原理。
内家拳修练过程中,一般都少窜蹦跳跃的姿势,讲究中正不偏,没有什么威风的动作,就是在中正中,练习一个动中缩劲,展中放劲。
从刚猛形正的明劲,到看着绵软无力的暗劲,最后到寸接寸发,身体一颤的化劲。发劲的距离也就越来越短,由走偏打梢的长劲,到接肘推化的肘力,再到寸接寸打,无化而发的寸劲,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郭踏虏此时的功力,离寸接寸发还有距离,但接肘化打却已经上身了。而且,他长期的练习,已经将拳化入身体中,练到了意动拳发的无思之境。
就在郭踏虏为自己的拳法进步而兴奋不已时,郑林生突然匆匆地跑了进来。他今天本来在外面有事情,但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称郑秀清在他们手里,指名倒姓地要郭踏虏和谢寸官带二十万美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