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母亲,一样为他的心。
“娘,先不要给家里人说豆渣媳妇的事,人多嘴杂,再说咱也不能张扬。”
陶姨姥说道:“娘知道,皇家的事哪能乱说,再一个说多了有什么好?有人求上门来办事你办不办?咱还靠人家哪,没那个脸为了不相干的人给豆渣媳妇添麻烦。娘见多了,不会给咱家惹麻烦。”
“我想带大哥二哥家的一个侄子去应天府,凤阳府的铺子给大哥,哲忠这次跟我去,小七,我想了,让他跟着豆渣媳妇大哥,他不是一直想从军,这次如他愿。”
以前是以前,当兵没出路,现在不一样。陶姨姥自然明白儿子的打算,都说好。
“桂芳母女你也带着去,离陶家铺越远越好,那个老不死的打听哪,想见大妞,我去了给你娘说,想法把桂芳嫁了,找个上门女婿也行。”
陶福运应了,侄女去了在付家铺子做事,不会吃闲饭。
母子俩说到天亮,陶老爹一直听着,心里那个欢喜,我陶家要起来了。
他想的是大孙子,陶家的嫡子嫡孙,上次因为沾了付家小儿的光去了衙门,这以后还不步步高升?
“老三,我听说你大表姐夫捐了个秀才,这次你打听打听,有没有机会给你大侄子捐一个。”
做买卖不如做官,大孙子的前途才是重要的。
陶福运说道:“爹,明天我去县尉那一趟,别人不说,县尉那得说一声。”
陶家想让子孙起来,不可能带到应天府等别人安排,陶哲伟只是个小吏,得从最底层一步步起来。没人,干一辈子都是小吏,有人,几年能调往州府。
陶姨姥嫌丈夫这会说这个,让养子怎么想,啥也没开始就想着你陶家嫡长。
“你说那个干啥?老三刚回来,这几天办了正事再说别的。”
陶老爹说完也后悔,养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用不着他提醒,本来没提醒的意思,可这会急忙说,给人感觉不就是提醒吗?
他又赶紧说道:“你先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