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小儿书写一篇文章。”
叶知府让衙役拿了笔墨纸砚进来,付原河伏案书写,默写了一份桃花源记。
写好后衙役呈上,叶知府心里称赞,一个没去过学堂的小儿,能写成这样是难得的好。
“为何写了这篇?”
付原河回答:“我愿天下太平。”
叶知府一拍桌案,说了一声:“好!”
如果是个成人说这话,叶知府不会有什么反应,是个十一二岁小儿,是个烧过叛军的小儿,经历过逃难日子的小儿,他能说出一句我愿天下太平,让叶知府动容。想着自己最小的儿子不过比付家小儿大个两三岁,天天边个边个的,看看人家?
我就破例收下付家小儿,刚好把家里那个边个送进去,学学人家。
“说的好!这样,我让人领着你们去报名,我先说好,考官不是我一个,要是考不中,你们不要再啰嗦。”
豆付两人大喜,跪下道谢。
付原河这才有了参加考试的资格。
回去一说,付昔时是惊喜又惊险,问道:“爹,你之前没去看公告?”
“看了眼,没留意,想着咱上封县属于凤阳府,谁知道是指凤阳府城里,不包括下面县。”
付昔时马后炮,说道:“想想也能想出来呀,如果包括下面县城,凤阳府多少城乡?不管能不能考上,得知消息全涌进来,那不乱套?最怕读书人闹事了,考不上的再瞎喳喳,本来是好事,再变成乱事,知府烦不烦?以后再也不为老百姓考虑事了。”
豆渣道:“那你咋不早点说?”
“我哪里看公告了?我以为报名不会出问题,这要是报不上名,白欢喜一场。”
豆全柱本来欢喜的心情让儿媳一说,有点郁闷,是他专门去看了公告,疏忽了。
付昔时又说道:“还是爹有本事,敢去找知府,幸亏有爹,不然咱们得傻眼。”
豆全柱心里舒服点,说道:“我急呀,不让原河去考我得少活几年。我又不是找知府通融,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