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间,就在朱慈烺信誓旦旦,与大臣和自己的便宜爸妈展开拉锯战的时候。
远离京师的贾庄,大帐内,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一脸严肃的道:“杨主事,军粮所剩无几,你带本官的书信去见高监军,求取军粮。事关重大,万万不可有失!”
“下官明白。”
听了这话,一名中年官员出列应道。
答话之人名叫杨廷麟,是朝廷的兵部职方主事,同时也是一个热血的主战派。
前些时日,他因不满杨嗣昌的议和之策,愤然上书弹劾。
不曾想被杨嗣昌在崇祯面前掺上一本,转眼就调离了京师,到了卢象升军中效力。
杨廷麟是个聪明人,知道是杨嗣昌在背后使坏,打击报复。
将他明升暗降,离开中枢,眼不见心不烦。
但杨廷麟却不忧反喜,与鞑子死战是他毕生的夙愿。
到了此处,他用心竭力,深得卢象升的赞赏。
“杨主事,军中不可一日无粮,你此去定要速战速决,向高监军讲明利害得失。告诉他国事为大,只有携手合作,为陛下效忠,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
“遵命!”
杨廷麟答道,狠狠咬咬牙。
大批军粮就在高起潜那边,却数日没有拨下,现在军中已有些人心浮动。
作为军中掌管钱粮之人,他也着急上火,坐立难安。
他抬头偷偷瞧了一眼卢象升,心中愤愤不平。
这叫什么事?之前他们这边分了两万兵马,可转眼高起潜就找了个借口,跟随卢象升南征北战的天雄军被趁机调走,现在仅剩总兵杨国柱和虎大威的麾下,总共不足万数。
来到这里后,卢象升的所作所为他是一一看在眼里。
进士出身的堂堂总督,平时以身作则,爱兵如子,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人人愿意为他效命。
能做到这种地步,说实话,杨廷麟确实很感动,心中也深深的佩服。
像卢象升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