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王阁逻凤遣使谢罪请和,上书言,‘请还其所虏掠,表示愿意归附于唐朝,若不允许则“归命吐蕃,云南之地,非唐所有也。”’
鲜于仲通哪里能答应这事,兵领南诏国都城太和城之下。
可谁也没有料到,鲜于仲通却是败了,唐兵死了六万人数。
天宝十一载(七五二年),吐蕃就册封了这阁逻凤为‘赞普钟’,意为赞普之弟。(赞普,乃是吐蕃国的王。)
天宝十三载(七五四年),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击南诏。兵败,最后李宓投洱海殉国。(留后,暂缺节度使或观察使时的代理节度使行使权力的官职。)
而这一次,也是唐国最后一次出兵击南诏,因为第二年,也就是天宝十四载(七五五年),安、史之乱就开始了。
直到大历十四年(七七九年,唐代宗李豫年号),唐中期名将李晟击败吐蕃、南诏联军。而这一年,唐代宗李豫崩,唐德宗李适即位。
自这一年后,吐蕃与南诏国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吐蕃国再也不愿意与南诏国以兄弟国相称,而是改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改为君臣关系。
闲话不言,话回正题。
郭钊见李炎此次来拜会他的目的原来是来求教来了,脸上顿时有了些气色一般,“殿下乃是这西川节度使,而郭某已是行将就木之人了,哪里还有什么良策。不过,殿下有此一问,想来殿下心中已是有了应对良策了吧。”
老狐狸。
李炎一听郭钊的回应,心里就给郭钊安上了一个老狐狸的名头了。
好在自己不是真心来求教的,真要是的话,那他李炎还真是落了下乘了。
“本王哪里有什么良策。本王这才将到西川,南诏国就蠢蠢欲动,这不是想要本王的小命嘛。”李炎装傻。
郭钊双眼微眯,轻轻的呼了一口气,“殿下,即然朝廷把殿下任命为西川节度使,想来殿下定有其大才的。殿下如此谦虚,这可不好。”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