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其辞的民间说法,那地方志上写的可就是官方认证了。
王长生查阅完,就更确定最近一段时日恐怕禹门口黄河段应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从屋子里出来,王长生朝着门口的老大爷说了声谢谢,他刚走了两步,后面的老学究忽然扶了扶眼镜框,问道:“年轻人,我看你刚才在查阅挑龙塘和禹门口这方面的地方志?”
王长生停了下来,回头说道:“是的,好奇,看看”
老学究叹了口气,说道:“莫不是挑龙塘又有异象了?前段日子我还特意去过一次也没发现那水里怎么啊”
王长生顿时诧异的一愣,又走了回来问道:“您也知道这个?”
老学究指了指地方志的办公室说道:“我在这里看了四十多年,我什么没看过啊?你再哪里拿的什么册子,我一看就知道你要查阅什么内容了”
王长生想了想,说道:“那您觉得这地方志上写的东西,是真的么?”
老学究笑呵呵的说道:“你问我?你要是不信,你会过来查阅么,我就算说是假的你恐怕也未必会信吧?年轻人,我告诉你吧,你倒不如直接去禹门口好了,既然挑龙塘已经有异象了,我估计那边可能也该有什么迹象了,我估计南松寺的高僧们这时候也该过去了”
王长生诧异的问道:“南松寺?”
“你去了就知道了……”
禹门口黄河段离这边也不算太远,有一班绿皮车两个多小时就能到了,在临去之前王长生给黄韵玲打了个电话,这姑娘人已经醒了,只不过是情绪还不太稳,仍旧处于小忧桑的阶段,王长生安慰了她几句,告诉黄韵玲不要多想,问题全解决了,以后该咋办就咋办。
这天下午五点多钟,王长生登上了去往禹门口黄河段的火车。
禹门口,河道渐狭,河水千回百转,奔腾澎湃,激山为浪,人称"禹门三级浪",这里是黄河河道上比较险要的一处,行船很少,在这你基本就能看出什么叫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情景了。
两个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