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尚书每人一份。
李斯与六部尚书接过之后,便开始翻阅起来。
他们越看越是震惊!
越看越是投入!
几乎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过了小半日之后,李斯与六部尚书,才恋恋不舍的就姬昊所写教材合上。
李斯捧着教材,恭声道:“皇上,不知这教材是何人所著,臣想拜他为师!”
姬昊微微一愣,说道:“李相要拜师?”
李斯赞叹道:“此人必是大学之士,老臣自愧不如,这才产生了拜师的想法,不知皇上,能否为老臣引荐。”
而其他六部尚书,也对李相之言,深感赞同,齐声道:“皇上,臣等也想见一见这位大学之士,臣等不求能拜此人为师,只求能与之相识。”
“诸位爱卿,你们真的都是这么想的么?”
“臣等断然不敢欺君!”
“你们已经见到他了。”
“陛下,这位大学之士在哪?”
姬昊终究是少年心性,见此不由笑道:“自然就是朕了,诸位爱卿,还不快快拜师。”
李斯与六部尚书闻言,目光中充满了震撼与兴奋!
大周皇帝文武全才,堪称冠古绝今!
朝堂上。
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
赞同者认为,此举利国利民。
礼部尚书王守仁更是拿出圣武仁皇帝姬坚,创办科举制度的先例,来支持张居正所提出的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
从天下苦学之士中,选用良才。
再加上与举荐制相互结合。
这一制度。
打破了过去,这满朝文武百官,均被士族豪门垄断的局面。
使得天下苦学之士,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使得皇权进一步加固。
反对者认为,穷人没有任何识字的必要,若是让他们识了字,谁来种田。
更是有大臣险恶的认为,若是让穷人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