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
淳于越抱着一堆竹简,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始皇嬴政面前。
“陛下,史集已到。”
淳于越将竹简小心地放置在地上薄毯之上,然后才作揖行礼。
“劳烦仆射。”
嬴政放下手中竹简,走到了淳于越带来的史书前,开始翻阅。
一卷卷竹简被阅读完放到了一边。
天色逐渐黯淡。
嬴政终于是看完了所有的史书。
他突然想看史书不是为了以史为鉴,而是想从史书中寻找对应白辰心声的那些东西。
就比如说,嬴政很想知道。
白辰口中,他的前世是谁?
那位举兵伐天失败的最后一位人皇。
很快,嬴政便锁定了一人。
此人为那周“天子”所灭。
便是那殷商最后一任君主帝辛。
商朝称帝,而不是天子。
至于帝辛被称为“纣王”,与夏桀一同被称为暴君典范,嬴政也找到了漏洞。
“连儒家孟轲也言,帝辛尚有贤人辅佐和善治遗风,看来单一史书真不可尽信。”
曾经的嬴政面对亡国之君,只会认为其是败者,必然全是过错,必须引以为戒。
但有了白辰的干涉,嬴政透过了史书,看到了不同了一面。
帝辛罪一酗酒,无非是殷人好酒,帝辛酒量好。
说其乱用小人,不用贵族,无非是那些没能力贵族,看到帝辛想废除奴隶制,唯才是举,担心地位动摇。
至于听妇人言,牝鸡司晨?
殷商时期女性可以参政、议政、上战场厮杀,最著名的就是武丁时期的妇好。
说白了,这和上面一条也一样,可以归纳为唯才是举。
不论身份,不论男女。
只要有才能,就能一战所学,为国家效力。
这点对于想要建设大秦帝国万世不朽的嬴政来说,完全是一条正确至极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