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批阅着奏折,逐渐,额头逐渐皱了起来。
几乎有一半的奏折,都是在弹劾刘基的。
刘基在求雨之地杀人,惹得上天发怒,所以,一直未有降雨,如今,北方干旱已达数月,显然是老天在发怒,现在,想要让天降大雨,那就必须要严惩刘基!
几乎都是这样的论调。
在回应天之后,朱元璋主要的任务,就是处理这件事,本来朱元璋想要立刻就惩治刘基,以平众大臣的愤怒。
但是之后,朱元璋却改变了主意,那些弹劾刘基的,肯定都是李善长的同党,那么,究竟在里面,谁才是骨干呢?
朱元璋保下了刘基,看到皇上如此重视刘青田,所以,其他的人,都只能隐忍下来,没有再上奏折。
朱元璋知道,这些人,就是因为刘基前段时间的整治吏治,得罪了的大臣。
而现在,又借题发挥者,就完全是李善长一派的骨干了。
朱元璋知道,某些事情,不是靠他一个人强行压制就能下去的,自己只要不打压刘基,那么,这些人就会一直闹下去。
而李善长,却很平静,他指挥着下面这些死党们不停地给自己上书,他却一封奏折也没上。
看来,只能是先惩戒一下刘基了,以平众怒。
将刘基,打发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去吧。这样想着,朱元璋合上了奏折,回来之后,朱元璋一直都在想着一个问题,丞相的权力太大了。
丞相这个职务,自从中原第一个皇帝开始,就存在了,但是,这个职务,却一直都在对皇权构成威胁。
朝廷之中,以丞相为首,很多事情,就是连皇上,都奈何不了丞相,丞相会联络百官,共同给皇上施压。
打下了这天下,朱元璋恨不得将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里,但是现在,却面临着来自丞相的挑战。
这般想着,突然,一个想法就涌入了脑海,要是将丞相这个职位给去掉了呢?
如果将丞相去掉,将丞相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