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几十公斤的武器,在战场上厮杀几个时辰,绝对是力量和技术的结晶。所以,陈风即使没有高人指点,也打算从锻炼自己的力度入手。
不过,既然这东西是彭和尚转赠自己的,那么,自己就不客气地拿过来,研究一下了。
陈风打开油布,里面是一本不怎么厚的书。或者说,也不算什么书,只有几页而已。
翻开第一页,陈风就有一种想要感叹的冲动。多掌握一种文字,是多么的重要!
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陈风对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都非常有研究,比如说,中国的书法,就分成很多种,虽然他写得不好,不过,看懂却没有问题。
如果是普通人,光是一个繁体字的问题,就已经让他们头大了,而这本小书上面的,则是更加难以辨识的篆书。
子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岂能出于理、气、象乎?
象者拳之形也;气者拳之势也;理者拳之功也。理气兼备,举手投足,无不逾矩。
力敌千军,非之本力,唯气与力兼备者也!
陈风仿佛突然之间,就开窍了,的确,真正的武学,绝对不仅仅是靠力气,哪怕一个人再有勇力,比如后世的举重运动员,能够力举千斤吗?后世的跳高运动员,能够像彭和尚那样一下就跳上房梁吗?要知道,彭和尚可是胖乎乎的身躯,这几乎就是违反基本的物理学原理的。所以,更重要的,还有内功。
内功,或者说叫气功,并不是空中楼阁,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当然,并没有后世武侠小说中的那么夸张而已。
最早在晋代道士许逊所著《灵剑子》之中,就有了气功的说法,宋代就有了完整的吐纳之气的理论。金、元时期,很多练功夫的,为了抵外族的侵略,将气功的修炼用到武术上来,逐渐形成了武术气功。随着武术气功的发展,武当派、少林派两大家也逐渐形成。
在这些人中,彭莹玉算是一个集大成者了,这本玄功要诀,可不仅仅是普通的气功书籍,而是彭莹玉把自己练武数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