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王羲之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王羲之曾经再写,但是一直找不到灵感。只可惜传说真迹被唐太宗骗了去!这个历史上也没有定论。”
听完王副校长的介绍,王雨凌点头道:“传闻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他将王羲之的《兰亭序》从王羲之后代骗来之后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王副校长看到王雨凌小小年纪知道这些就高兴得补充道:“是的。这个传言是真是假我们先不说,至少在唐代有过很多《兰亭序》的临摹版本。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我们现在正在展出的就是这些传世的临摹版本。”
刘镒华以前学习络上有很多,只不过人的大脑里面记忆是有限的。但是,经过王雨凌和王副校长的刺激……刘镒华存储在大脑里面的关于王羲之的记忆被激活了!
刘镒华回忆了一下说道:“我想起来了!我以前看过资料:据说《兰亭序》的真迹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史***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可是五代有个什么刺史……把昭陵盗了,但并没有发现《兰亭序》……王副校长,那么现在史学家们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应该在什么地方?”
王副校长惊讶道:“不得了!想不到现在的年轻人还有人在关心这些!我补充一下:你说的那个什么刺史……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这个人盗墓之后据说没有在唐太宗墓里发现《兰亭序》的真迹……后来史学家们猜测十有***《兰亭序》就藏在乾陵武则天的陵墓里面。而且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当然,也许王羲之的《兰亭序》早就被毁!也许根本没有被陪葬!这大千世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总之,王羲之的《兰亭序》影响力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