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战争中缴获地美国人和商船等,具体物资则不再移交。
而美国将向英国每年提供价值十万英镑的廉价农产品和原材料。连续提供十五年;英国的商品将获得自由进入美国市场,主要商品如布制品、铁器、火药之类的免税权利,作为回报,美国也取得在英国市场的对等权利;美国将无条件的释放所有英军被俘士兵,允许他们保留私有财产离开等等。
零碎的协议还有大量数目,看起来并不重要,但每一条。都是经过双方代表激烈争论的内容。
单从协议上来看,美英双方都从彼此身上获得任何好处,都勉强能算是最后的赢家。
美国付出了一定代价,获得了正式独立,并且土地面积比预期的还增大了不少。而英国虽然失去了殖民地,却获得了大量变现地资金,同时还有保有十五年的原材料供应地和永久的开放市场。
但大家都知道,如果算上战争中双方的损失,则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如果支持美国独立的法国。不能从美国身上获得额外的好处,他这个背后地操纵者,同样也将白白浪费大量金钱和人力。
不过相对来说,法王路易十六。只要达到削弱英国的目的,投入适当的金钱和人力,他完全不在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国人也觉得自己是赢家。
就在这个承认独立的和平协议签署后,美国和法国的同盟问题谈判,和英国外交大臣的友好协议谈判,才正式开始。
这次因为事先没有基调,很快在各方面开始转而变得拖拉。
明明是有利于双方的事情,却经常还要长时间的争论一番。美方代表在谈判中表现出地谨慎,让英法无可奈何。
本来还期望利用美国新成立,对于外交事务不熟悉。趁机钻点孔子,哪想富兰克林和杰弗逊等人,竟然都是这方面的好手。一个是老成的外交家,见多识广;一个精明大律师,聪明能干。两个人陪和,把英法的职业外交官们杀得头破血流,根本不能从美国身上得到什么白白地好处。
到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