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七七六年的春天,套句革命性比较强的话,那就是一个胜利的春天,因为华盛顿在波士顿击退了“不可战胜”的英军,大陆军其他各支部队也都打了大胜仗。
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因为胜仗,都悄悄的松了一口气,认为可能因此而迫使英王与殖民地和解。就连康柏这个早知道今后战场形势不会很好的人,也因为胜的太轻松,而没有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有所准备。
殖民地人打了胜仗,英国非但没有退让的表示,英王乔治三世反而下令封锁北美殖民地的港口,放火焚烧福尔摩斯港和弗吉尼亚的诺福克港。进而和德意志境内某些统治者订立合同,招募了两万名德籍雇佣兵。扬言定要扑灭叛乱,要绞死殖民地的每一个叛乱首领。德国雇佣兵的军纪极坏,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激起了全体北美人的愤怒。
纽约总督特莱恩仍然呆在一艘停在港口的军舰上,遥控指挥纽约的亲英分子,他制定了一项收买政策,凡为英国国王效忠的人,每人发五个英镑的奖金,分给本人两百英亩土地,分给其妻子一百英亩,子女五十英亩。任务是配合英军登陆,发动叛乱,杀害美军军官,炸毁军火库等。这些家伙极其嚣张,到处发展组织,连纽约市长、华盛顿身边的警卫员、鼓手和笛手都被收买过去。
形势的发展表明:和解的想法行不通,北美人和英国人不可能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北美人对英王最后一点幻想彻底破灭了,“独立!”这已是万众一心、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而这个时候,在费城出版已久的政论性小册子,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已经广泛被北美民众接受。此书篇幅不长,但影响巨大,对北美的独立运动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托马斯?潘恩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和政论家。出身于英国教友家庭,年轻时靠劳动谋生。一七七四年作为契约奴隶来到北美,经富兰克林介绍,在《宾夕法尼亚》杂志当编辑。他对社会底层的艰辛和贫富不均现象感受非常深切。曾撰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