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按照维埃里的图纸,画了两幅他设计的蒸汽机。他不是技术工人,也没想过在技术研究上投入多大的精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给真正的技术工人提前制定一些要求规划。画了这两幅图纸以后,康柏相信短期内应该不必也不可能再在科学技术上投入多大精力了。
第一幅改动的地方不多,只有一点,但它绝对是跨越式的进步。就是去掉了作为抽水泵的那个蛋,而把剩下那个动力作用的蛋形容器平放。很简单的一个改变,使本来上下提升的杠杆变成了可以前后推动,这样一来,只要在纺织机或者其他相应机械上,加一个曲柄,就可以实现活塞往复推动,不再需要在另一端配重什么的。这样做的最大成果就是能把蒸汽机应用到其他领域,工艺技术本身并没有什么改进。
而第二副康柏是皱着眉头才画下来的。因为眼下这个蒸汽机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根本无法满足康柏的需要。
维埃里画的蒸汽机,进汽阀还是手动的,这显然太浪费人力。所以第二幅图里面,他把燃烧室加大,然后画了窜列的几个气缸,每个气缸都有单独的推动杠杆并列在一根转轴上,再把气缸的控制阀门,和推动杠杆相连,产生联动效应,在进汽一半时,杠杆推动关闭进气阀,仅仅利用蒸汽后续膨胀力继续推动活塞到顶点,在蒸气冷却使活塞回复时,同样也是半途进汽,从而提高蒸汽利用率,也实现了自动控制进汽阀门(双作用蒸汽机)。还额外给这套有多个气缸和大量联动杠杆的设备配了一个抽汽泵,用来快速抽取冷凝时的水和多余蒸汽。同时注明,可以给气缸抱上棉套之类的,减少热能散失,提高蒸汽利用率。
和第一幅图纸相比,第二幅无疑复杂了许多。反正第一幅维埃里看了频频点头,而第二幅却是直着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实第二幅的技术并没有比第一幅先进多少,仅仅是大量利用杠杆和机械原理,使结构复杂了一点。从单位效率上来说,甚至可能比第一幅还低一点。他唯一的先进之处,就是气缸多、燃烧室大,使整体功率增大,算